相比國內,汽車租賃業現狀卻遠遜于國外同行,市場成熟度差距甚遠。這主要是由于國人傳統的消費習慣、二手車市場相對不成熟、信用體系尚不完善、汽車租賃相關法規滯后等種種客觀因素的制約,導致行業發展阻力重重。有專家對此評價,汽車租賃市場在我國的發展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也不是一、兩個政策的推出即能改變的,"要知道,北京汽車租賃行業前后經歷了近百年的發展史,才有現在的規模。" 據了解,目前國內的租車市場,相對于私家車市場,在量級上仍有相當大的差距,國人在用車的時候往往也是優先考慮購車,并沒有"理性用車"的概念,這也是國內外租車市場差距巨大的重要原因。
不過從事多年的李生表示,未來隨著國人用車理念的轉變和各大一線城市限行、限購政策的陸續推出,租車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到2014年國內汽車租賃市場總規模將達到380億元左右,2010年-2014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0.2%,可租賃車輛總數預計將從2010年的約20萬輛增加到2014年的43萬輛,復合年均增長率約21%。如此高的增長率,也難怪國內汽車租賃市場被外界稱為朝陽行業,并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。那么,面對可能噴薄而出的市場需求,本土租車企業又是如何未雨綢繆的呢?
該相關負責人介紹,汽車租賃業歸根結底是服務行業,一切的一切都要以用戶體驗為首要考慮條件。無論是全行業率先實現全程電子商務化管理,還是首推手機客戶端租車預訂服務,又或行業三甲內率先取消租車里程限制.